“铁人”郑学群深山领头修路23载

2018-04-17 06:22 来源:bet87365线路检测—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:姚晓浪

  只要精神不趴下 贫穷别想骑头上

  本网讯(记者梁剑、通讯员杜强)“以前商贩请都请不来,现在坐在屋里卖土特产……”4月15日,雨后的长阳贺家坪镇七里坪村火麦溪青翠欲滴,由贫困户转身成菜贩的五组村民李长德,正把收上来的香椿芽、嫩春笋打包发货。他说,“多亏郑学群带着大家修公路,找富路,才有了如今的好盼头”。

  地处长阳、秭归二县交界的火麦溪,祖祖辈辈靠“背篓打杵”度日,“山高路险穿蓑衣,有女不嫁火麦溪”。出村唯一的路,就是盘踞在山间的羊肠小道。乡亲们把洋芋、高粱、生猪背下山,再把山下的农资背回家。1992年冬,村民向方珍背着三百多斤的肥猪下山去卖,不慎滚下山崖,结果猪死人重伤。

 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血气方刚的同村村民郑学群:“只有开山修路,才能改变村里人的活路。”1995年,刚过而立之年的他,拿出自家多年的积蓄,买回材料,在链子沟砸下了修路第一锤。

  白天农活忙,他就晚上修,有时一干就是一整夜。坡陡的地方,他用绳子往腰里一缠,另一头绑在树上,照样干。为了打炮眼,他双腿夹住凿岩机,高温烫得皮肉猩红,就等机器冷却片刻,抱起来再凿。垒路基,大石头砸中手指,他抠点石灰一抹,撕块裤脚一缠,继续干。

  周围村民被他的倔劲和执着打动,大家有力的出力,有钱的出钱,老人也给修路的工地送水送饭。2000年,火麦溪阴坡至阳坡的3.2公里土路终于修通了。剩下连接秭归茅坪的2.5公里断头路,郑学群又咬咬牙,一个人承担了1.2公里。修路期间,他用坏了两台凿岩机,砸坏了三把大磅锤,拉坏了三辆板车。

  众心齐,泰山移。2013年,到秭归的毛坯路终于打通。“有路就能奔富路”,干劲十足的郑学群一边护路,一边四处取经,在山里种竹子、栽核桃,养羊、喂牛,不断试验、探寻适合火麦溪的产业。

  在他的带动下,贫困户李长德养羊种菜,“去年挣了1万多块,今年准备多种两亩菜”。低保户邓大林跟着种核桃,还养了60只羊。贫困户高秀菊栽下银杏50棵,并种起高山蔬菜。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
  路通了,回火麦溪发展的人也多起来。村民刘义望,原来在浙江打工,回家搞起了生猪养殖,还种了十余亩蔬菜。在深圳务工的李鹏来,春节期间栽下了300多株紫薇,正谋划观光农业,“再搞些好项目,全村多样化发展,大伙儿互助合作,就能一起致富奔小康”。

  “23年前带乡亲们开山修路,如今又带乡亲们脱贫致富,郑学群就是个‘脱贫铁人’!”县委书记赵吉雄由衷赞叹。

  致敬郑学群

  三峡日报评论员

  “脱贫铁人”郑学群是一条硬汉!

  他不是党员,也不是干部,但他的影响力超凡。他带领一众乡亲,坚持不懈修路,用20多年光阴劈山修路5.7公里,让祖祖辈辈的山里人过上了靠产业致富的好日子。

  越走近郑学群,越感到他身上拥有一些优秀品质,让我们可敬、可亲、可学。

  我们致敬他为国分忧的英雄气。位卑未敢忘忧国。身处大山的郑学群对国家有一种朴素的情怀,理解国家这个大家庭的难处。凡事先考虑自己承担,而不是向上伸手。采访中,记者反复问他,这样大的工程,为什么要凭一己之力而为,怎么不请求上级帮助和支持。他豁达地一笑,“家大口阔,哪里照应得过来!”这种家国情怀不正是众多奋斗者的共同精神特质么?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为国分忧的精神,不等不靠,主动作为,我们何愁不能早日甩掉贫困帽,走上致富路。学习郑学群,就要少一点攀比、多一点分担,少一点索取、多一点奉献。

  我们致敬他自主脱贫的坚强心。修路,不仅是改善路径,更是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。郑学群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,知之深,爱之切,自信能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。在别人纷纷外迁、逃离穷窝时,他毅然选择了留守;当别人抛却农田外出务工时,他主动将其土地流转到自己名下,悉心耕种;当别人都担心势单力薄路难通、致富无望时,他坚持年复一年埋头干,终使山货成了香饽饽。这种一往情深的故园情怀,这种奋发图强、向贫困挑战的自主脱贫意识,正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原动力,也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。

  我们致敬他久久为功的拼搏劲。凭血肉之躯,凿石开路,何其艰难。一脸沧桑、两手老茧、已显佝偻的身躯,见证了郑学群为修路、为脱贫、为致富付出的代价。他坚信,再坚硬的岩石,也硬不过人的意志,再难的路,也能一步步凿通。既然选择了自主脱贫,纵有千难万险,也要一如既往地扛下去、往前走,容不得三心二意、畏首畏尾,更不能半途而废、前功尽弃。郑学群通过锲而不舍的拼搏奋斗,最终打通了“脱贫最后一公里”。由此深刻地启示我们,做任何事情,都要有这种久久为功的耐心、韧劲和拼搏精神。

  致敬郑学群,我们更要学习郑学群!

热点专题
无障碍浏览